發表於 漫談輕便車 (台車)、萬新鐵路與文山郡

漫談輕便車 (台車)、萬新鐵路與文山郡4

「台北夏爾」之龜山—烏來

1921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取得日本政府總督府許可進入烏來,強徵南勢溪附近泰雅族地域10,200甲,進行伐木、植林、種茶的事業,是烏來內山地區開發的開始,也是原民部落大動盪時代的開始。

三井財團為了烏來內山地區森林資源,大肆掠奪原民土地,原民一次次的被迫遷移,生存空間愈行縮小。目前烏來五里,除孝義(阿玉)外,略述各部落狀況於下:

桶壁 (忠治),1921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強徵土地造林,該部落乃被迫遷居桶壁駐在所東方不遠之地,仍名桶壁社。

烏來,1921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強徵土地造林,各部落被迫遷移,拉卡社遷居烏來駐在所東南2公里之地,今孝義村境﹔烏來及加九寮則遷至駐在所對岸高地,仍名烏來;希魯幹社遷至烏來社上高地。右圖為烏來社聚落局部。

信賢,1921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強徵土地造林,該社遂被迫遷移至現址,以「吶踍社」為名。

福山,1921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強徵土地造林,迫使福山境內諸社遷移,經異動之後社址僅有李茂岸、卡拉模基、塔拉南3處。

1926年,台灣總督府施行「蕃人移住十年計畫」,整併數個部落合成一個集居區,即所謂的「集團移居」,試圖將散居山林的原住民集中居住。下圖為烏來社聚落局部。

7777888.png

這個政策,在烏來內山地區,即由「三井合名會社」主導,強行將原民聚集居住在鄰近警察駐在所附近,以便警備、管理。原民散居山林的生活型態完全破壞。

當人皇亞拉岡率著剛鐸眾臣民,向夏爾遠征隊四位成員俯首長跪致敬,他說:「我的朋友們,你們不必向任何人鞠躬」。

當此之時,我想世上沒有人認為,他們受不起這一禮。如此榮耀的成就,何以致之?愛與公義而已。

夏爾子弟佛羅多等組成的魔戒遠征隊,歷經艱難險阻,卻從未言退。其堅定,唯隋唐僧西天取經的孫行者可比。然其只為公義,不求成佛的初心,卻無可比。

9991010.png

夏爾之所以令人嚮往,遠不止淳樸與豐饒而已。

文山地區之百姓之於夏爾,有待增益之處尚多。

  • 1922年,01月,集集線鐵路通車,係為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客貨運輸興建。 10月,縱貫線鐵路中段海線通車。
  • 1924年,宜蘭線鐵路通車。
  • 1926年,東線鐵路台東線通車。

1928年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應搬運木材及伐木器材所需,沿南勢溪往南,開闢了自烏來信賢地區(内洞)至龜山雙溪口的輕便車道,利用雙溪口寬廣水域,編製木排順流而下。當時,位於南、北勢溪匯流處的龜山雙溪口,即因作為木材集散地而繁榮。

其後,為能利用廣興湖更為寬廣的湖面作為木材集散場,再自龜山沿現今松林路興築至廣興、平廣的輕便車道。下圖為現今廣興湖 (濛濛湖),其水域之平緩、寬廣,遠勝雙溪口。

22333.png

後因林場擴大,陸續增設了福山、桶後、孝義等線,原民部落的動盪,亦因之而加劇。

周再思氏之小坑磺窟輕便車道

1928年,汐止街周再思為開採新店溪西岸磺窟、平廣的煤礦,興築了小坑–磺窟–小粗坑線輕便車道,自廣興、小坑起,循現今小坑路至磺窟溪口越新店溪,循新店溪東岸至小粗坑,銜接21年前澤井組鋪設的小粗坑–新店輕便車道。

至此,「三井合名會社」的烏來—龜山—廣興線與周再思氏的小坑—磺窟—小粗坑線輕便車道,在廣興、小坑銜接上了。新店–龜山間陸運,因輕便車道而連成一氣了。

周再思,1879年 (日治前16年)生於平溪白石腳。9歲失怙,周家一貧如洗,遂舉家遷移到當時交通便利,工商鼎盛的水返腳 (汐止) 討生活。此後,便以汐止街周再思知名於當時。

11歲當中藥店小役;17歲當築路工役。在19歲時,認識石底煤礦潘炳燭,並進入潘氏的金礦礦場作工友。自此,開啟了周在思遍及北台的煤礦致富傳奇。

潘炳燭 (1868年生,長於周再思11歲,如下圖),平溪望族,曾任平溪庄長,以開採金礦和煤礦著名。其汐止故居位於茄苳街巷內,距周再思豪邸近在咫尺。

99988.png

1898年,周再思19歲,於春節留守時以炸藥尋找礦脈,結果竟然發現新金礦層,約有兩百餘噸重。周再思立即把這個意外的驚喜稟報潘氏,並被提升為現場坑門領班,得以實地參與各種礦場事務。次年,又再被升為潘氏礦場共60坑門的總領班,轄管大小坑門的工人 (大坑門有員工2、300人,小坑門員工5、60人)。

潘氏所經營的礦場是屬於日本企業的鈴木組系統,是鈴木的日本礦場的台灣分社。

發覺大金礦之事,由潘氏將詳細經過呈報給上級的日本鈴木組,鈴木組負責人鈴木夫人特別召周再思赴日予以召見,並特別賜予26萬日圓賞金,以獎賞其誠實和對鈴木組的卓越貢獻(當時大稻埕2、3樓房,僅2、300元)。

1899年,周再思20歲,以受賞的26萬元做為資金,在茄苳溪畔興建大厝,並取名為「斯園」,以喻「飲水思源」之意。

同時,他更專致於礦務的經營,所採的金、煤礦,更大量的外銷香港及東南亞各地。

斯園面積1800坪,大厝佔地400坪,花園部分則廣達1400坪,從1899年開始建造,至1909年始完成,歷時十年。

a.png

花園老榕蒼翠、庭園古盎,依著自然地勢配置庭閣、步道、石橋、池塘,著名的八角亭,建材亦取自大陸及國外,於大厝完成十年後才完成,成為水返腳地方建築代表。

尤有甚者,園內花木扶疏、設計高雅,植有400多種菊花,全島茗花比賽中,常得首魁。又飼有梅花鹿,隨意漫步園中。與霧峰的林家、板橋的林家並列台灣三大花園。

bbb.png

1949年,228事件後2年,周再思辭世,「周家花園」旋被隨國府遷台的招商局 (即日後的陽明海運) 所強佔。

2009年1月7日,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方8個月,「周家花園」在「古蹟所有權人」陽明海運堅持下,予以拆毀。

下圖為日治末期營運中的『加九寮至新店台車線路圖』

ccc.png

其中,加九寮—廣興段為「三井合名會社」所鋪設車道之北段,路線起自烏來加九寮,循現今加九寮步道,沿南勢溪西岸而北越加九寮溪,經龜山壩、雙溪口至廣興。

下圖為越加九寮溪台車橋橋墩遺跡

ddd.pngeee.png

小坑—小粗坑段則為周再思氏所興築,路線起自廣興、小坑,越平廣溪再北向,至現今直潭壩附近的磺窟溪畔,由此經下石窟吊橋越過新店溪到新店溪東岸。由此,繼續循新店溪東岸向北,而至小粗坑發電所前,銜接小粗坑線至新店街市。

下圖為已近90年的小坑—磺窟線輕便車隧道 (現今小坑路上) ,其構造之完整強健,依然如昔。周再思氏任事之膽識、魄力 ,為人之認真、嚴謹由此可見。

fffggg.png

下圖為1930年代大幅橫軸畫作《文山郡大觀》之部份,可窺其時新店溪上游輕便車道,自新店輕鐵起點、屈尺小粗坑、直潭、磺窟、廣興、龜山、忠治、烏來至信賢內洞沿線,及烏來至孝義的支線等,深入烏來山區各林場的盛況。

hhh.png

圖中,輕便車道未及延伸至福山、桶後的路線,僅止於信賢、孝義一帶。雖然這張圖著重於美術性、觀光導覽性質,但是應該也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交通狀況。因此,可視為此畫作完成時,輕便車道尚未深入至福山、桶後。

自1907年台北南門—小粗坑第一條輕便車道完成後,不過20餘年間,輕便車道的鋪設,遍佈新店溪上游丘、谷,促成所經地區之產業迅速發展,而能脫貧為小康之境。及至萬新鐵路1921年通車後,在碧潭東岸銜接輕便車道,其發展更是一日千里了。

其中,唯有位於碧潭西岸的安坑地區,因新店溪的阻隔,而獨憔悴。

安坑地區世家子弟賴雲出生於1898年,第一條輕便車道完成的1907年,他才9歲,至萬新鐵路通車的1921年,他已23歲,2年前剛從台北師範學校畢業。

在其成長過程中,親歷了新店、龜山、烏來地區發展的蓬勃。

1927年,賴雲出任新店庄助役。由於不捨安坑本庄見外於新店的發展,遂於1931年發起碧潭吊橋建橋,連通安坑與新店街。

碧潭吊橋遂於1936年6月開工,歷一年 (1937年) 完工。

iii.png

此後,安坑人員、產品才能以汽車運送,東越新店溪與新店街的輕便車道及萬新鐵路相連繫,新店、烏來、安坑成為一體了。

賴雲之功大矣,碧潭吊橋完工至今80年,兩岸之民,於今仍受其惠。

  • 1930年,八田與一44歲, 4月10日烏山頭水庫這座當時亞洲第一,全世界第三的水利設施通水使用,結合嘉南大圳,使臺南州地區多達150,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。
  • 1933年,昭和橋(今光復橋),日人所建,台灣第一座鎢鋼球軸承吊橋完工。這是日治時期台灣5座鎢鋼球軸承吊橋中,第一座,且唯一非台人興建的。碧潭吊橋的主辦與設計人,台北州技手江石定參與、並學習了鎢鋼球軸承吊橋的設計,三年後,他受命主辦並設計碧潭吊橋。
  • 1934年,6月,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竣工,發電量100,000千瓦(100MW)。
  • 1935年,擧辦台灣博覽會,日本政府自豪的向全世界展示台灣現代化建設的成果。盛況空前,全台600萬人口中,有200萬人次參觀。

發表留言